New to Nutbox?

提升自己的结构化思考能力

0 comments

huangzuomin
74
2 years ago

最近阅读的几本书,都提到了一个叫SCQA的思维模型。

这是麦肯锡一位非常厉害的合伙人,巴巴拉·明托,在她的经典著作《金字塔原理》中提出的一个思维工具。

S,Situation,就是背景。

这篇文章面对的外部环境是什么?有关这个话题的现状是什么?最近发生了什么受关注的事儿?

C,Conflict,就是冲突。

这个话题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?是不是和想象中不一样?有没有给一些人造成了麻烦?

Q,Question,就是问题。

你现在在写的这一篇文章,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?到底想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麻烦?想要解决读者在哪个方面的困扰?

A,Answer,就是答案。

我给出的答案是什么?我个人的观点是什么?我个人认为,这件事应该怎样解决?

巴巴拉·明托,将SCQA这4个点,做了一些组合,作为写报告、写提案的基本逻辑势能,用来表达自己,影响别人。

譬如,ASC,答案-背景-冲突。先抛出读者最关心的答案,再完整地交代背景,最后描述冲突。

这个框架,用于写工作报告就很有用。

又譬如,CSA,冲突-背景-答案。先强调冲突,引起读者的忧虑,再交代背景,最后公布答案。

CSA关键在于强调冲突,引导读者的忧虑,激发对背景的关注,和对答案的兴趣。

再譬如,QSCA,问题-背景-冲突-答案。

CSA,关键在于突出信心。这个事儿,是个大麻烦,但我能解决。这个难题,带来了很大的困扰,但我有办法。

刘润老师用这套方法构建了自己的写作框架:SCA++。

即,场景导入-打破认知-核心逻辑-举一反三-回顾总结。

刘润老师举了个例子。

第一步,场景导入。

“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客户?你满怀激情的跟他聊了很久,介绍了半天,你的产品,他也确实很心动,似乎觉得什么都好,但最后就是觉得太贵了呢?”

把读者请进你的文字空间,导入他们的身份和情绪。

第二步,打破认知。

“真的是因为他小气吗?你可能会发现他的包,他的表都很奢华。小气和大方是相对的,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所谓小气的客户变得大方呢?”

这些问题,你就可以帮读者问出来。

对啊,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?

这样一来,读者的思绪就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走了。这太舒服了,我刚想问,你就说了,所以,到底是为什么呢?

第三步,核心逻辑。

“今天,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小气和大方背后的商业逻辑,教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
这就是课程即将给出的答案,也就是A。

第四步,举一反三。

“其实,这个逻辑还出现在很多其他地方......”

“关于今天这个话题,我有这么几个建议......”

这就是举一反三。不仅要交付知识,还得交付这种知识的其他用途。

第五步,总结回顾。

“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,今天我们聊了这么几件事儿......”

帮读者做一个梳理,最后再来个提高升华。

这就是刘润《5分钟商学院》的写作心法,SCA++,用逻辑势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。

Comments

Sort byBest